包宁宁、方辉等10名委员:
各位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规范大型车辆在迎宾大道运河以北段通行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提出的建议内容,我局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人员与各位委员沟通交流,吃透提案本质要求,把握核心要求,形成办理意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划定禁行区域、优化通行路线。2018年,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调整市区货运车辆禁行区域的公告》,202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对通行公告进一步优化完善。根据公告内容,划定的货运机动车禁区范围覆盖了提案中所提及的迎宾大道运河以北的全部区域,明确规定重型货车(包含渣土车、商砼车)仅能在晚上22时以后至次日6时之前通行,其余时间段通行均属于闯禁区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此外,为减少重型货车对学校和景区等人员密集、环境敏感区域影响,市公安局交警部门主动对接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对重型货车在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范围内通行线路的统一规范优化工作,在湖滨新区开辟了专项线路供开具通行证的货运机动车通行,具体线路为:235国道-三台山大道-奥体路-迎宾大道桥-宿支路双向通行。通过引导重型货车在规定线路上通行,有效减少其对学校、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干扰,保障师生、游客出行安全。
二、严格路面管控,净化交通环境。对重型货车闯禁区、闯红灯、超载等突出违法行为,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在线上,搭建“迁循”智慧感知模型,精准研判重型货车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推动属地大队核查处置,实现货车交通违法动态监测、精准打击;在线下,聚焦重型货车交通违法多发时段、路段和区域,落实错时勤务、联动勤务、精准勤务,采取定点设卡检查+动态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方式,严查严打交通违法,形成高压严管态势。2023年公告发布以来,区域内违法率同比下降37%。
三、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全面构建“线上+线下+源头”三维宣传体系,推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一是精准触达重点群体。在交管服务大厅设置宣传专区,向货车驾驶员发放《禁区通行手册》;走进湖滨新区工地、运输企业,开展“面对面”安全培训32场,覆盖驾驶员5000余人次。通过“交管12123”APP向货车驾驶员推送禁区提示短信,在“两微一抖”平台发布货运事故警示案例短视频18期。二是强化源头警示教育。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对工地、货运企业开展“安全大体检”,通报违法数据并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对高风险工地、企业负责人实施“一对一”约谈,公开曝光违法车辆及企业信息,形成“查处-教育-震慑”闭环。三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发动学校、景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担任“交通文明监督员”,通过微信群、电话举报等形式,累计收集有效举报信息432条,形成全民参与监管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全面强化湖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货运机动车通行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配强警力资源,深化智慧管控。整合湖滨新区现有警力,新增3个公路中队,按“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责任区,明确“高峰站点、平峰巡线、夜间守点”的勤务机制,确保重点路段“见警率、管事率”双提升。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智能交通设施,在骆马湖度假区新增多套抓拍摄像头,实现重型货车违法行为“自动识别-实时预警-快速处置”全流程监管闭环。
二、建强协作机制,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公安+交通+城管”每周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查处度假区内超载、抛洒滴漏、非法改装等行为,对查获的违法车辆一律追溯运输源头,依法从严处罚工地、企业及驾驶人。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互通货车违法数据、企业信用记录等信息,对多次违法工地、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纳入行业黑名单管理。
三、拓展宣教渠道,优化宣传质效。加强专职宣讲员队伍业务培训,定期更新宣教素材,提升宣传工作质态效果。持续深入工地、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教育片,宣传货车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提升工地、企业负责人及货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在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主要路口设置LED警示教育屏,循环播放货车事故案例,提醒车辆减速慢行、安全驾驶。
再次感谢您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5年6月18日
联 系 人:陈小东
联系电话:18351390085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